第1210章 火光代表的不只是温暖,还有——死-《抗联薪火传》


    第(3/3)页

    “向前,抢回那个制高点!”这时黑暗之中终于有日军军官大吼了出来。

    那是那位山口中队长。

    从前线带人下来吃饭的那个中队长已经被打死了,而这时本已是损兵折将的这位山口中队长终是担负起了指挥的责任。

    就在日军这片营地西面三百多米处,那里是一片小山丘。

    他们的哨兵当时就设在了那里,而偷袭他们的抗联分子也正是从那里把子弹射过来的。

    于日军讲,必须抢回那些个制高点,然后重新建立起警戒线来。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安全。

    那位山口中队长并不打算让部队在黑夜之中追击那些狡猾如狐迅捷如狸的抗联分子。

    从他的内心来讲,他已经怕了这些抗联分子了。

    自己率领着自己的中队,大白天追那些抗联分子都没有追明白。

    那么,要是在黑夜中再追击,他却是怕抗联分子直接把他们大日本皇军给领到沟里去!

    “嗵”,“嗵”,“嗵”,这时日军的掷弹兵又同时打出了三颗照明弹。

    于是,西面的山头已是一片雪亮。

    头顶着那照明弹的光明,日军官兵终是向西面发起了冲锋。

    当日军们冲上了西面的那些制高点的时候,他们却是再也没有遇到任何的反击。

    在他们看来,显然抗联分子秉承了他们一贯的打法。

    那就是,他们在向大日本皇军施放了“冷箭”之后果断的远遁山野了。

    “吁——”,到了这个时候,那个山口中队长才长吁出一口气来。

    如果他是一名中国人的话,那么按照此时此际的心情,他一定会做出这样的感叹来:这一天哪——

    是的,这一天哪,山口中队长觉得自己格外的不容易啊!

    只是,他刚吁完了这口气,仿佛把郁积在心中的块垒全部付诸于冰冷的空气的时候,他却听到了“轰”“轰”的手雷的爆炸声!

    他循声望去,便看到了黑夜中爆炸物的闪光。

    那爆炸的地方竟然是先前照明弹升起的地方!

    不对,抗联分子竟然没有逃跑,他们却是摸进来把他们的掷弹兵给炸了!

    忽然想起一个书友问的问题来,为什么老哲要写很多的人物,而不是把主人公一条线写到底。

    我来说说我的看法。东北抗联的抗日是分成很多部队的,并且各部队之间联系的并不是那么紧密。而真正的抗日靠的也不是某一支部队某一个人,那是集体的力量,正如我在小说里写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部队在同一天里却能发生很多小规模的战斗,杀鬼子那是一个积少成多的活。抗联薪火,那是在东三省大地上星星点点的火,而不是一个大火堆。如果我只用一个主人公的话,那么那个主人公真得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才行,可是那不符合历史事实。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