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节 府中聚会-《天降大运》


    第(2/3)页

    成武皇的回归,对京城百姓来说,仿佛重新有了主心骨。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征伐,不管谁来主理天下,对他们来说自己依然是大丰的子民。

    辕门外皇榜张贴,百姓们围着皇榜议论纷纷,皇榜的内容是针对文武百官的重新任命及封赏。这里边让人最关注的无非是三个人,那就是两位皇子和朱大官人。对于两位皇子的封赏,可以看出成武皇对哪位皇子更看重一些,这对将来立储一事非常重要。至于关注朱大官人,因为他又是这次力挽狂澜的人,百姓们看看是不是又向上次一样,弄个无官一身轻。

    辕门外皇榜张贴了长长一排,不但有对文武百官的封赏,成武皇还向天下宣布了册封容贵妃为大丰皇后的旨意,并择日举行封后大典。另外,四皇子玄珠的母亲苹贵人也晋升皇妃。从后宫地位来讲,玄珠和玄乐的母后在后宫平起平坐了。反倒是七公主的母后容贵妃,成了这次叛乱的最大受益人。

    至于监国大臣玄乐,被成武皇册封为小梁王,主掌光禄寺,统领骁骑营。而玄珠殿下,也被册封为小晋王,主掌都察院,统领禁卫军。两位皇子的封赏看起来很有意思,因为有靖王在先,他们的爵号上加了一个小字。两位殿下主掌的都是文院,却各自统领了保卫皇室的一支兵马,可以说不相上下棋逢对手。靖王当之无愧又成了监国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另外,对朱大官人的封赏,却很令人遐想。北伐大军已经撤销,兵源建制归属京郊大营,等于是把朱天降的军权重新剥夺。但他那刑部尚书的任命,被成武皇正式承认。也就是说,朱大官人除了得到一个太子少保的爵号之外,就是刑部尚书兼任安察院安察使。按说朱天降这么年轻就已经位极人臣,足可以光宗耀祖了。只是每一次大战之后,都被成武皇拿下兵权,百姓们再傻也琢磨出其中的味道出来。看样子,皇上是怕人家拥兵自重。

    看完册封,还有一条信息让百姓们津津乐道,那就是针对判臣的审理,居然全权交给了刑部。成武皇在皇榜上还专门加了一句,因逆子篡朝需自省,刑部审理期间,宫中禁问。也就是说,所有叛臣的生杀大权全部落到了刑部的头上,只是多了一位老太傅作为旁审,身为天子的成武皇,绝不过问。这一点,到大大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从古到今,刑部还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权利。不说别人,光是冯鄂两族,就是正宗的皇亲国戚。按照规矩,最起码是宗人府的靖王可以开审,别人只有旁审的资格。现在到好,让朱大官人主审所有叛臣,也不知道皇上这是重用他,还是想看他的笑话。

    文武百官们议论纷纷,朱天降刚回到府邸,就看到门外停了不少车马。玄明府邸大匾额,也换成了尚书府三个硕大的金字。

    大牛等人陪伴着朱天降走下官车,朱天降奇怪的看着门外车马,心说今天怎么来了这么多人。刚走进大院,就看到府中总管洪柏超正领着一群朝官参观府中的菜园子。别的府邸一进门都是鲜翠柳,满园春色。朱天降这尚书府到好,一进门左边一排是菜地,右边一排是麦田。朱大官人也不好伤了洪柏超的自尊心,一直也没怎么说他。反正朱大官人已经下了决心,等玄珠迎娶洪小青的时候,一定免费把这个老丈人也一并赠送给他,死活都不能再留在府里当总管了。

    “恭喜尚书大人~贺喜尚书大人~!”一群官员看到朱天降走进府邸,赶紧过来拱手道喜。

    “列为大人,我这里可不是朝殿,今个怎么来的这么齐整。”朱天降微笑的看着众人。

    众臣一个个面露尴尬,都在旁敲侧击,谁也不往正事上说。朱天降心里明白,这些人肯定是收了那些叛臣家族的好处,来找他说情的。玄灿成立的一班官员人数可不少,那些官员的家人运作起来,几乎把能找的人都找遍了。现在都知道生杀大权在朱天降手里,都把宝押在了他的身上。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东拉西扯,朱天降笑了笑,“我说诸位大人,你们的来意我明白,不就是想给那些人说情吗。其实除了冯鄂两家,审理其他大臣的权限我都交给了老太傅王大人。如果是给冯鄂两家说情的,请留下来,我会把名单列出来呈给皇上。否则的话,还请大家去太傅府找王大人去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