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自在与人心-《三国之曹魏大军师》
第(2/3)页
“请先生教我!”荀彧十分坦诚的说道。
“我曾经在道家修行,也亲眼见到过神乎其技,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个人被刀剑拦腰截断,可蓦然回首之后,那人却毫发无损,当真是匪夷所思。”
“既然先生知道这是骗术,可否告知学生破解之法?”
“此乃道家秘术,不得外泄!请恕老朽无以为告,但我有一言,文若可记: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学生记下了!”
话说到了这个地步,也就没有继续留下来的必要,荀彧走的时候再三行礼,文人的口诛笔伐有时会比武将的刀剑更令人恐惧,所以荀彧不敢疏忽。
看着荀彧离开的背影,司马徽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风云往事,在那些往昔的岁月里,有奋不顾身,有孤注一掷,有挥斥方遒,也有像荀彧一样的迎难而上。
只不过时间流逝,朔风如刀,岁月已渐渐令他的心智消沉颓废,就连面容,也不如往日一般神采奕奕。
“老师不是说,乱世的人心都是丑恶的,之所以隐退,就是为了背离肮脏的人心,为什么今天,老师要重涉世事,帮助荀公子?”小童的表情十分稚嫩,不解的问道。
“因为荀彧不一样!”司马徽摸着书童的小脑袋,说道:“老师不太喜欢战争,因为战争之下的人心太恶毒,也不喜欢那些诸侯,因为他们的嘴脸太丑恶,但荀彧,就像是百万雄师,让人顿生归顺之意!”
小书童挠了挠头,温声问道:“学生不懂!”
司马徽笑了笑,说道:“他猜到了这件事情的背后之人是大诸侯却依然要去做,利弊得失如此明显却仍然奋不顾身,如此愚蠢又如此有胆魄的人,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了!”
“学生只知道,荀公子是王佐之才,天下若有雄主能让荀公子辅助,必然为九州之主,但学生窥探周易之象,荀公子的命星光芒很不稳定,后世也许多灾多难!”
小书童自幼便跟在司马徽身边,观心看相,言谈举止,皆承袭于他,就连说话的语气,以及这种洒脱的意味,也十分相似。
“小殊,生逢乱世,当知道何时该说话,何时不该说话,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审时度势,锐意进取,尤其你能通过面相看出别人命运一事,切不可再向第三个人提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