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国公和王爵封号含义(转载)-《大隋主沉浮》


    第(2/3)页

    。。。。。。。。。。

    题主的问题,在时间上最相关的,就是隋朝到明朝这一长段历史区间。唐朝的爵位比较有代表性,我们可以详细说一下,来谈封号的选择。

    唐朝正式爵位的等级分为九等:

    亲王:正一品,食邑万户。

    郡王:从一品,食邑五千户。

    国公:从一品,食邑三千户。

    郡公:正二品,食邑二千户。

    县公:从二品,食邑一千五百户。

    县侯:从三品,食邑一千户。

    县伯:正四品上,食邑七百户。

    县子:正五品上,食邑五百户。

    县男:从五品上,食邑三百户。

    亲王、郡王都是王爵,原则上只给宗室成员,别的爵位大家都可能得到。食邑在这里比较有意思。如果在封爵位的时候,有“食实封”这么几个字,那么这个人就能得到相应封户的租调税收。然而一般情况下这是没有的,因此这些食邑只是虚的,并不能给这个人带来什么实惠。爵位名称的来历比较多样。例如王爵,大家一般比较关注单字王和二字王的差别。这个差别在隋唐以后体现得比较凸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