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清河观中每年分派下来的假牒名额有限,论资排辈之下,只几个有背景的人能分到。其余弟子,就只能去州中参加“小道试”,才能获得假牒。 至于京城道考,那就太难了,整个清河观中有资格去考的人,也不过几个罢了,大部分弟子都不去会去想它。 高台上刘衍忠与那黄道恒说了两句,便闭目养起神来,不再说话。 众弟子交头接耳,互相诉苦。 足足过了一炷香的时间,等到刘衍忠醒来,黄道恒才起身,敲起小钟。 “诸修静心。” 台下众人再次凝神看向高台,讲堂复归平静。 刘衍忠开始了接下来的讲课。 “上次讲完了锤炼筋骨的一些关键,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去问问道恒,他虽然年纪小,但是早早做完了外炼,请教他倒也不算丢人。” 他一边说着,一边拈着胡子,面上颇有几分骄傲之色。 台下众弟子皆神色默然,有几人微微点头,显然是对他的话很服气。 梁璟的心中也是大吃一惊。他早得知黄道恒此人不凡,却没想到竟如此厉害。 按照《修身命理篇》的说法,命功修行从气血、皮肉再到筋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也与武馆中的四等弟子相对应。 气血雄壮者,授绿带;皮肉凝实者,授红带;筋骨刚健者,授紫带。 将功夫练到了筋骨上,一身体魄强劲,身体敏捷,能为十人敌。 《大乾武经总要》上说筋骨强劲的武徒,能敌十数人而不落下风,这里的十数人可不是那些普通人,而是军中体魄强壮的好汉。 像刘应所在的白猿武馆,里面传功授艺基本都是由紫带弟子代劳,馆主是不轻易露面的。 最关键的是,刚才刘衍忠说黄道恒,还不光是那种炼通筋骨之辈,而是“早早做完了外炼”。 这才是真正让梁璟吃惊的地方。 气血、皮肉、筋骨。这都属于武人外炼的内容,唯有将这三者都练到圆满的地步,才能称得上是“外炼有成”。 “外炼有成,岂不是入了品的高手……”梁璟在心中默念到。 高台之上,刘衍忠卖弄了一番自家徒儿,又继续讲起命功修行的关键起来。 “你们都做完了基本的气血修行,有人在凝练皮肉,有人在锤炼筋骨。眼下可有感觉自身进步缓慢?虽修行命功不辍,但哪怕功夫到了也不得寸进?” 他笑眯眯的问向台下众人。 有弟子忍不住出声回道:“是啊!尚座。” “弟子凝练皮肉之时,灌注气血,苦练命功,总感觉差一步功夫,不管怎么练都练不出效果,还望尚座为我解惑?” 其余弟子中,也有人点头示意,显然是有相同的疑惑。 “还望尚座为我等解惑?” 众人纷纷发声,讲堂里乱作一团。 黄道恒正要起身敲钟,却见刘衍忠嗤笑一声,“你们来找我解惑,何不知道翻翻《修身命理篇》,看看其中排在第一的法门是什么?” 他这话先轻后重,到最后喝出声来,众弟子无不屏气凝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