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回溯后的结果:脑炎?-《最终诊断》


    第(1/3)页

    (明天大年夜,祝大家牛年大吉,我尽量保证一天4000字不断档,尽量......明天18点前换正文,谢谢)

    (甲状腺结节)

    早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高发的老年和女性人群中,经高分辨率超声检查,19%-67%的随机选择人群有甲状腺结节,而在检出甲状腺结节的人群中,甲状腺癌的检出率大约为5%-10%。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测技术的普及和检测率的提升,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也出现了激增的趋势。

    作为内分泌医生,良性甲状腺结节和恶性甲状腺癌的鉴别是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也是相关代谢疾病诊疗的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良性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1:临床表现

    部分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有一些高危的临床表现,如:分化型甲状腺癌家族史;青少年时期的放射线暴露史;男性;病灶高摄取18F-氟脱氧葡萄糖;甲癌个人史;个人或家族中有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或甲状腺髓样癌病史;血清降钙素>50~100pg/ml;核泄漏事件暴露病史。

    鉴别要点2:彩超表现

    对于甲状腺的病变,彩超检查是当之无愧的最简单经济的办法。恶性甲状腺结节可能的超声下征象包括:低回声、边界不清、垂直生长、微钙化。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甲状腺结节是这样的情况,那么我们就需要警惕了。

    超声检查疑似恶性结节,那么恶性程度大约是多少?是否需要活检?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曾经制订了甲状腺结节超声征象分类表:

    表1.恶性甲状腺结节超声特点、恶性程度以及是否考虑活检

    除上表之外,目前普遍采用的还有TI-RADS分级方法。TI-RADS将甲状腺结节分为6类,1类阴性,2类良性,3类可能良性,4类可疑恶性,5类高度怀疑恶性,6类为经病理学确诊的恶性病变。

    鉴别要点3:细胞学表现

    B超发现怀疑恶性的结节,推荐进行B超引导下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临床上常通过Bethesda分级对细针穿刺的细胞形态进行划分,判断其良恶性程度。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病理(TBSRTC)所提示的恶性风险度和临床处理意见,2017年进行了更新。

    注:a最终临床处理策略需结合其他因素(如临床表现、超声特点):b有研究推荐使用分子标记物检测决策甲状腺手术类型(腺叶切除、全切);c如果细胞学诊断为“可以转移癌”和“恶性(转移癌)”,则甲状腺手术不适用(刘倩,关海霞.中华内分泌杂志,2018第5期)。

    鉴别要点4:血清标记物

    2017年,中国抗癌协会发布了《甲状腺癌血清标记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共识对常见的血清标志物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其中重点包括:

    Tg不推荐用于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的诊断鉴别。(推荐等级:E)

    Tg与TgAb可作为甲状腺癌术前常规检测,且建议两者同时检测作为初始临床状态及血清学指标基线的评估。(推荐等级:A)

    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患者,术前应常规检测血清降钙素(Ctn),以对甲状腺髓样癌(MTC)进行鉴别筛查。Ctn升高或考虑MTC的患者,应同时检测CEA。(推荐等级:B)

    升高的血清Ctn值可以反映患者体内MTC瘤负荷水平,作为指导MTC临床评估的有力证据。(推荐等级:A)

    对于HMTC家系突变基因携带者,从婴儿期即可定期进行血清Ctn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根据患者情况酌情考虑是否行手术治疗。(推荐等级:B)

    鉴别要点5:基因学检测

    目前,>90%的甲状腺癌已经能够找到与之相关的基因异常。我们先来认识几个与甲状腺癌相关的“明星分子”:

    BRAF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