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迫不得已-《最终诊断》


    第(3/3)页

    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可直接检测隐球菌多糖抗原,检测迅速可靠,95%以上的病例其脑脊液的乳胶凝集试验阳性;50%病例的血清乳胶凝集试验阳性。此技术是检测夹膜抗原,当滴度高于1:8时有诊断价值。

    3、头颅CT或MRI检查可发现脑膜炎和脑膜脑炎的各种原发和继发的影像学表现,较有特征的是见到扩张的Virchow-Robin腔,凝胶状假性囊肿和脉络丛的肉芽肿;以及非特异性表现如弥漫性脑水肿、弥漫性脑膜强化、脑实质低密度灶、交通性或梗阻性脑积水、脑实质或室管膜钙化等多种。偶可见到脑实质内低密度病灶,有增强现象,是隐球性肉芽肿的表现。25%-50%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头颅CT可无任何变化。

    治疗方案和原则

    1、抗真菌治疗

    两性霉素B:目前仍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二性霉素无口服制剂,只能静脉给药。也可经小脑延髓池、侧脑室或椎管内给药或经Ommaya储液鼓作侧脑室或鞘内注射。

    单独应用时多从小剂量开始,突然给予大剂量或有效剂量可使病情恶化,成人开始用药,一般每天静脉给0.3-0.75mg/kg,逐渐增加至每日1.0-1.5mg/kg,根据患者寒战,发烧和恶心的反应大小决定增长的量和速度。当支持剂量达到时,因其半衰期较长该药可改为隔日一次。其间应按临床反应和有无毒素作用,特别是肾的毒性反应来调节剂量。

    血清肌肝升高至2.5mg/dL,应减量或停药,直至肾功能改善。治疗一疗程的用药总剂量远比每次用药的单剂量重要,前者是治疗成败的决定因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成人用药总剂量至少2-3克。二性霉素的不良反应多且严重,最常见的是肾脏毒性,低血钾和血栓形成性静脉炎,此外还有可引起高热、寒战、、头痛、呕吐、血压下降、氮质血症等,偶可出现心律失常、惊厥、血尿素水平增高、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等。阿斯匹灵、抗组织胺药物,输血和暂减低药剂量是控制副作用的有效手段。

    ()

    疗效观察要依赖CSF的改变,合并治疗2-4周,当CSF转变为正常后,可改为氟康唑治疗,剂量为每日400-800mg(10mg/kg/日,口服或静脉)疗程为1-3个月。若同时服用笨妥英钠,应检测肝功能。

    其它抗真菌制剂单独或与二性霉素B合用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效果有待进一步临床证实。转移因子对改善症状似有效应。

    2、手术治疗、对症及全身支持疗法

    本病的预后不良,无合并症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死率可高达20~40%,未经抗真菌治疗的病死率则高达87%。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