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公正”-《最终诊断》


    第(2/3)页

    屈肘活动压迫神经,通常会加重症状。由于很多人睡觉时肘部处于弯曲的姿势,因此症状加重足以导致夜间醒来是很常见的。

    慢性肘管综合征患者会出现爪形手,无名指及小指肌肉萎缩,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有几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来检测尺神经的运动功能和完整性,其中一种是Froment'ssign,见下图

    其他几种检查方法:

    肘管综合征的治疗与腕管综合征类似,包括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

    保守疗法:患者教育、习惯改变、非类固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夹板、护肘、物理疗法、超声波治疗、皮质类固醇注射。

    手术疗法:当保守疗法效果不佳时,可选择手术疗法,包括单纯神经减压,尺神经前移位减压(皮下,肌下,或肌内),或内上髁切除术。

    这里再插入讲一点上肢外周神经卡压和损伤。

    上肢外周神经卡压和损伤常发生于娱乐和职业活动中,当患者在没有骨、软组织或血管损伤的情况下出现疼痛、无力或感觉异常时,应考虑神经损伤。

    首发症状可为急性的或是隐匿的。

    常见的包括以上所讲的肘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以及肱骨外上髁炎、桡管综合征、肩袖撕裂、肩胛上神经损伤、旋前圆肌综合征等,很多需要鉴别诊断。

    大多数神经损伤的治疗为非外科治疗,主要包括相对休息和保护受伤区域。尽管不清楚是否对治疗有帮助,但抗炎药常被用于治疗。有研究显示手术治疗优于夹板治疗,但不清楚是否优于激素注射。

    关注

    一、·呼吸困难的定义·

    2012年ATS呼吸困难共识中的定义为“呼吸困难是某种包括不同强度、不同性质的呼吸不适感的主观体验”();2014年我国呼吸困难共识将呼吸困难定义为:呼吸困难指患者的某种不同强度、不同性质的空气不足、呼吸不畅、呼吸费力及窒息等呼吸不适感的主观体验,伴或不伴呼吸费力表现,如张口呼吸、鼻翼扇动、呼吸肌辅助参与呼吸运动等,也可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改变,患者的精神状况、生活环境、文化水平、心理因素及疾病性质等对其呼吸困难的描述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呼吸困难发生的生理机制·

    呼吸困难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呼吸系统的机械负荷增加、神经肌肉功能下降、呼吸驱动异常增加、呼吸反射异常及精神异常等综合因素有关。具体的病理机制为:来自外周的化学/迷走神经C纤维感受器的传入信号经大脑边缘系统和感觉运动皮质区的感觉中枢处理,呼吸肌肉的神经冲动增加。但这种神经冲动由于呼吸肌力减退、麻痹或机械负荷增加而变为通气异常感受信号。这种异常的通气感受信号由肺部迷走神经受体及呼吸肌的机械感受器传入大脑感觉运动皮质,最终产生呼吸困难感受。劳力性(work/effort)呼吸困难可能与气流受限、呼吸肌力减退有关;胸部发紧感(tightness)可能与支气管收缩、气道感受器刺激增加有关;空气渴求感/吸气不足感(airhunger/)可能与呼吸驱动增加有关。

    ,

    三、呼吸困难的评估

    ·3.1量表评估·

    对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的评估常用一些测量工具,较常用的有:英国医学研究协会的呼吸困难量表(mMRC)、量表、可视Analog问卷(VAS)、WHO呼吸困难问卷、ATS呼吸困难评分、基线呼吸困难指数(BDI)、变化期呼吸困难指数(TDI)等。评估呼吸困难症状的影响与负担的常用测量工具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呼吸困难因素问卷(CRQ)、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肺功能状况评分(PFSS)、计算机自适应BDI/TDI、计算机自适应CRQ等。

    ·3.2运动实验·

    心肺运动试验(-ing,CPET)将患者从静息状态、热身运动状态、再逐渐递增功率至最大极限运动状态及随后逐渐恢复静息状态全过程中的呼吸、气体交换、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各种指标进行连续动态监测,数据计算分析。对于多重因素引起其呼吸困难的患者,其有助于识别运动受限的非呼吸性原因(如腿部不适、疲劳或虚弱),通常它们与呼吸不适共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