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5.你真的了解胆结石吗?-《最终诊断》


    第(3/3)页

    目前的意见尚未统一。鉴于随病程演进和病变发展,多数肝内胆管结石病例将出现明显症状且受累肝管有恶变可能,对于静止型结石也多主张积极手术治疗或经皮经肝胆道取石治疗。(1)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针对肝内胆管结石的非手术治疗措施和肝内胆管围手术期的非手术治疗措施。传统的中药或者一些物理疗法(包括体外震波碎石、激光碎石、超声波碎石等)可能对些类型的肝内胆管结石具有一定的疗效。因为肝内胆管结石常由于急性胆道感染等急性情况入院,围手术期的非手术治疗还应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稳定生命体征以及处理并存疾病。

    (2)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手术的总体原则为“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在急诊手术的情况下,则可能主要是解除梗阻,有时可能需要二次手术或者二期行胆道镜取石。治疗方法通常包括取出结石、切除病灶、矫正狭窄、畅通引流四个方面。取出结石:是肝内胆管结石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原则上应该尽量清除全部结石,减少结石残留。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时,通过肝外胆管探查切口取石,一般无困难;对于左右肝管内结石,可以将探查切口延长至左右肝管开口以上取石;对于二级胆管以上的结石,部位深在,取石比较困难,需要肝外手术处理。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重要手术方法,结石在肝内胆管分布常呈节段性,结石位置较深,且容易合并胆管狭窄,同时容易合并肝叶病变。肝叶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方式。矫正狭窄:胆管狭窄严重影响取石的彻底性以及手术效果,是术后结石复发、胆管恶变等的基础,因而解除胆管狭窄也是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则。畅通引流:引流不畅是导致黄疸、感染等的重要原因,故畅通引流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重要目的。

    另外,绝大多数的肝内胆管结石病人是因为急性胆道感染而入院治疗,且部分患者已合

    并严重并发症如肝脓肿、败血症、休克、胆道出血、肝叶萎缩、肝硬化等,多数病人可能需要施行急诊手术,因为病情较重,故常常影响手术效果,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残留结石率较高,部分病人甚至还需要再次手术。故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避免感染扩散同时又要兼顾减少结石残留及症状复发的可能性;如果需要行肝脏切除手术,应该注意术前肝功能的评估;对于伴有营养不良、门脉高压以及慢性胰腺炎等情况,需要处理并存的疾病。

    2.手术方法和术式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1胆管切开取石术;2肝部分切除术;3肝门部胆

    管狭窄修复重建术;4肝移植术。

    选择手术方法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1外科治疗应以根治性清除病灶为主要目标;

    2对于I型肝胆管结石,应首选病变肝段规则性切除以达到治愈目的。对于肝脏和胆道病变广泛的IIa和IIb型结石常需联合多种术式和辅助方法进行治疗,对于其中IIb型结石充分切除区段性病灶是保证联合手术治疗效果的前条件。对于合并胆汁性肝硬化但肝功能仍处于代偿状态的IIc型结石,应根据胆道病变的复杂性、肝硬化及门脉高压症的严重程度来考虑,选择同期或分期进行胆道手术与门脉减压手术处理并存在的胆道、肝脏和门静脉系统病变。对于肝功能失代偿的IIc型结石,肝移植术可能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3主要肝胆管的狭窄必须修复矫正,但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和胆管-游离空肠段吻合术的适应证应严格掌握;4对于结石残留或有复发可能的病例,可在术中设置连通胆道的空肠皮下盲襻,作为术后胆道镜取石的通路。

    (

    

    

    

    

      


    第(3/3)页